它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功23年》。
意思是,把珍贵的文物和财富分给自己。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后来的晋文公)在逃亡途中,经过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他,并赠送他很多礼物,在离开楚国时,重耳接受了楚成王赠送的文玉,但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他把文玉分给了跟随他的人。
后来,晋文公继位,成为一名英明的国君,带领晋国走向强盛。
因此,"瓜分文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比喻得到珍贵的赏赐和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