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昌图县志》卷4载杜芬《重建昌图厅公署碑记》称:“昌图者,俗名榆树城,蒙古之长突额尔克也。”“长突额尔克”,又作“昌图额尔克”,昌图县乃取首二字为名。“昌图”系蒙古语“长突额尔克”前两个音节的谐音。其意众说纷纭:其一曰:永不干涸或不结冰的湖。
其二曰:高低不平的旱湖。
其三,“绿色的草原”或“水草丰盛”的地方。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设昌图厅,光绪三年(1877年)升厅为府;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