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原意指帝王陵墓,也可指任何陵墓,现在常用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或悼念。夷陵也指一种植物,古代植物学家将夷陵分为四种:梧桐、榕树、枫树、桂树,称之为“四夷”,象征着高尚的悼念。
“夷陵”得名是因: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宜昌”之名的寓意是:
“宜于国运昌盛。”
古时天下划分九州,据《宜昌府志》所记载,在夏商周时期,宜昌属古荆州。历史滚滚向前,到春秋时期,宜昌属楚国,同时开始建城邑。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施行郡县制,当时宜昌置巫县,宜昌大部分地区归南郡。西汉时期,属于荆州南郡,东汉末年改为宜都郡。
司马炎称帝建晋后,改置夷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