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露结为霜的说法正确吗
时间:2025-04-13 17:40:18
答案

一、据现代科技证明,“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是不正确的。

二、证明露结为霜不正确原因如下:

1、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并不是水蒸气先液化成露,露再凝固形成霜。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温度剧降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形成霜,地面或地物的温度则必须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所以“露结为霜”的说法不正确。

2、古人认为霜和露是同质的东西,只是露是液体的,霜是固体的,是因为古人对水的三态变化的一个形象的认识。

三、古文意译如下:

原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译文:云气上升遇冷形成了雨,晚上露水遇冷就结成白霜。

这两句说明云雨霜露自然现象的形成,“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霜和露是同质的东西,只是露是液体的,霜是固体的。我们的地球,白天太阳出来以后吸热,晚上日落以后再散热。地气是热的,它往上散的时候,由于地表温度逐渐降低,水蒸气遇冷变成露水。夜晚气温进一步降低,它就结成霜了,特别是到了白露霜降节气的时候,完全变为白霜。

扩展资料:

霜的形成: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尺寸百科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