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七军是《三国志》中关羽威震华夏的一战,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以下是《三国志》中关于关羽水淹七军的4个故事情节:
- 背景:赤壁之战后,关羽驻守荆州北方要道,阻挡曹操的援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同时进兵阳平关,与魏军相持对抗。曹仁屯兵樊城准备南征关羽,未果。
- 过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同年七月,关羽前往樊城攻打曹仁,曹操遂派于禁救援曹仁。入秋汉水泛滥,庞德所驻扎营地和于禁所率七军被淹,于禁、庞德率军登高避水。而关羽趁机乘船进攻魏军,随后于禁投降,但庞德死战不降,后被关羽所擒获,在多次劝降无果后将庞德斩首,随后,关羽收服了樊城周边的军事力量。
- 影响:关羽水淹七军削弱了曹魏在荆州一带的军事力量,壮大了蜀汉在荆州一带的势力,但这也促使了东吴与曹魏的联合,最终导致了关羽的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