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指春季气温突然下降的现象。根据历史数据,倒春寒发生的年份并不固定。一般来说,倒春寒主要发生在春季的尾声,即3月至4月之间。然而,具体年份会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中国,近年来倒春寒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如2018年、2019年、2021年等。这些年份的倒春寒现象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倒春寒现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发生变化。
因此,在预测未来倒春寒发生的时间和影响时,需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