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贵阳商人周秉衡在贵阳创立“天福公”商号并在茅台经营“衡昌烧坊”,后因经营不善,周秉衡为还款以“衡昌烧坊”抵账给赖雨生三兄弟。1929年赖雨生三兄弟接手经营,赖雨生三兄弟将‘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烧房’,并扩大经营。工人人数最多之时达60余人;
民国时期赖雨生三兄弟注册“赖茅”商标,成为首次注册商标的茅酒;
1938年赖雨生携赖茅酒远销香港成功,声誉更为嚣燥;
据《茅台酒厂志》记载,1947年恒兴酒坊产量已达六万五千斤,规模大大超过了另两家烧坊,异军突起的‘恒兴烧房’当时因品质香醇,价格亲民得到大众喜爱,流传着“赖茅不赖,享誉中外”的口号,也成为茅台酒业领导者;
1953年恒兴酒坊和其他两家酒厂(王茅、华茅)被合并收编;至此赖茅及赖氏家族发展的第一阶段结束。